北京“限改共”新政启示:楼市调控加码可能性仍存在(3)
2018-05-09 17:23 来源: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坚持“房住不炒”
北京就“限改共”征求意见之时,其他城市的楼市调控并未止步。
5月7日,哈尔滨发文强化调控,对6个主城区实施房屋限售,期限为3年。此前,佛山市住建局也发文要求,开发商应避免在夜间(17:30-次日8:30)进行项目开盘或销售活动,对预计购房人数较多的项目,尽可能采用摇号等方式进行销售。福建省也于本月初发文,要求各地要加强片区住房价格监管,实施“一盘一评估”。
在部委层面,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住建部、中国铁路总公司于5月7日联合发文,要求坚决防控高铁站周边的“单纯房地产化倾向”。一个月前的4月9日,发改委等五部门发文指出,各地区要严格控制主题公园周边的房地产开发。
伴随着2016年楼市升温而来的房地产调控,可谓旷日持久。中原地产指出,从2016年的“9·30新政”算起,楼市调控至今已出现5轮升级。其中,仅2018年出台的大大小小的调控政策,就多达115次。
纵观我国房地产调控史,政策出台的力度、范围、密度前所未有。北京的“限改共”政策,被认为代表了调控的新高度。
“虽然有些城市出台了落户新政,但监管层对房地产去杠杆、抑投机的态度是很坚决的,并体现在行动上。”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记者表示,部分城市楼市出现反弹迹象,调控政策则相应加码。
北京某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房地产调控一定要跨周期才能达到效果。因为“当市场进入反弹阶段时,人们还是习惯性地去买房,从而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如果调控松动,市场就容易出现报复性反弹。
该人士认为,中央提出“房住不炒”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为此,监管层不惜采用极其严厉的、带有行政色彩的手段来实施调控。他表示,北京此前出台的商住房“限购令”,以及很多城市推出的限售政策,虽然都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但给购房者带来的心理冲击很大。“限改共”正是这一思路的延续。
多数受访者认为,考虑到房地产税立法、租赁市场培育等长效机制进入关键阶段,房地产调控不会在短期内降温。无论北京“限改共”政策出台与否,均说明楼市调控仍有“后手”,继续加码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张敏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