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后成都楼市:二手房和新房价格出现倒挂(2)
2018-05-29 17:05 来源:来源:时代周报
不限购楼盘走俏
成都5·15新政一定程度上刺激着市场对公寓类产品的接纳。
5月19日,时代周报记者在成都金牛区的首开·龙湖紫宸香颂项目售楼处看到,沙盘旁的桌子上铺着各种客户统计表格,置业顾问正在接待陆续前来问询的客户。
销售代表陈琳(化名)对这样的场景司空见惯。该项目的住宅部分在去年一面世就售罄,目前新推出的是面积在82-153平方米的公寓产品,产权只有40年。
尽管根据房天下的数据显示,项目目前报价已经在2万元/平方米,远高于周边的中铁瑞景汇中心、蓝光中央天地和华侨城等商业项目,“但新政后,客户明显感觉比以前有增加。”陈琳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监控数据显示,在5月14–20日一周时间,成都公寓项目备案成交量达到过去10周里的最高峰,为近2300万平方米,其中近郊的认购数量首次超过主城区达近1300多套。
同步上涨的还有均价,在5月14日-5月20日,成都主城区公寓备案均价达到了1.45万/平方米,近郊也达到了0.86万/平方米;而同期的住宅备案均价主城区约在1.7万元/平方米,近郊0.95万元/平方米。
早在5·15新政出台前,公寓的热销就已经有了苗头。
根据中成房业的数据显示,2016–2017年,成都公寓新增面积从106万平方米到238万平方米,销售方面从103万平方米到了208万平方米,都翻了1倍。2017年,公寓新增面积和销售面积都达到了5年来的最高点。光2018年前4月,新增面积106万平方米,销售面积90万平方米,基本和2016年全年持平。
陈琳认为,由于公寓并未纳入限购范畴,一部分住宅投资需求就外溢到公寓市场,“在早期,这些公寓项目往往会比二手房便宜,成为刚需的选择”。
自2016年起,从限购、限贷、限售、限价、限离,再到摇号购房,直至当下以家庭为单位的购房资格界定等,成都楼市持续加码。不过,调控也推进了更大户型、更高报价和定位高端的公寓项目的销售,即便这些公寓项目要远高于周边二手房的价格。
例如在最近拿到新一批预售证的保利天悦项目,从房天下数据看,新推出商办类产品均价已经在2.2万–2.4万/平方米,高于所在武侯区4月1.9万元/平方米的二手房均价。
另一个典型的项目是望江名门,按照房天下显示价格数据,该项目自2017年年中以来,保持4万元/平方米以上的售价,是所在的锦江区二手房均价的1倍左右。
一二手房价格倒挂
公寓走俏的背后,显现出了“房荒”的现象,在摇号中签率上是直接的体现。
不久前获得预售证的大热楼盘中铁青秀未遮山,仅推出1000余套房源,而摇号登记的人数近8万人,中签率仅为1.25%。再早前的招商中央华城项目推出近400套房源,而摇号登记人数近5万人,中签率只有0.08%。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为摇号设置了先后顺序:优先保障棚改用户和刚需选房,再是普通资格客户。此外,成都还规定离婚三年不能买房,以规避假离婚。
而购房者仍然踊跃,这种热情源自于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的倒挂。
按照时代周报记者的了解,中铁青秀未遮山项目报价在1.4万元/平方米左右,招商中央华城项目报价也在1.2万–1.5万/平方米,比所在成华区4月二手房1.8万/平方米的报价要低。
不仅在成华区,倒挂的现象也在青羊区发生。区域的热门项目绿地新里城开盘的均价最高不超过1.7万/元平方米,而周边二手房已经普遍超过2万元/平方米。
按照时代周报记者的了解,在成都的主城区、天府新区和部分近郊区,新房和二手房往往能形成近0.5万元/平方米价格差。而这一现象,从去年年中开始已经出现。
尽管成都在去年11月出台过政策明确指出,全款支付的客户不得被额外照顾。一些倒挂严重的住宅项目,依旧通过验资来选择客户。
“在成都,有些项目委托给中介进行销售,尽管中介的返点达10个点,但仍会有项目只接受全款支付的客户。”陈琳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不过她并不愿意透露具体的项目名称。
而中签率较低的情况,或许在5·15新政后,出现一定的“改善”—5·15新政规定,一个家庭一次只能参与一个项目摇号。即在商品住房项目购房登记规则确定的网上登记报名期限截止后,不得撤销或变更购房登记信息。
这就意味着,购房者会对项目进行选择。
成都方面目前也在加大对新房房源的供应,根据成都房管局的信息显示,5·15新政后,仅5月21日和22日两天就有14个项目预售公示,共计约5000套房源入市。
另据媒体报道,在515新政出台当天下午,登记的人数已经比以往少了一半。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