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的庄园梦:乡村旅游被带动起来了?(3)
2018-04-13 16:56 来源: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乡村振兴
共享农庄一方面可以激活农村宅基地与农房等各种闲置资源,满足乡村旅游住宿市场需求,但另一方面,外来旅游投资者经营者与乡村治理体系、村民利益的关系如何平衡也是一个旅游投资与社区利益的永恒话题。
王卫中对记者表示,从乡村振兴角度来说,港西镇共享农庄项目可以为农民带来农庄租金收入以及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收益,更重要的是引进这些项目后将会带来长期的方方面面的收益。包括增加就业机会等等。
不过他坦言,从乡村治理角度来说,镇上目前考虑更多的是项目进驻后公共管理成本的提升,包括垃圾收集、生活污水处置、河道清理、美化打造等。“以后考虑用收取管理费的形式来做,但与老百姓的租金无关,这个管理费肯定是与企业来谈的。”
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所副所长吴丰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前述的平衡问题,需要政府科学作为,一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保护旅游投资者的切实权益,吸引投资者,“只有投资到来才有好的发展,这是前提。”
此外吴丰林表示,在保护社区利益方面,建设封闭的景区是老的发展模式,现在的旅游发展是充分的开放系统,强调主客共享、强调当地居民的参与,强调居民的获得感。以保护投资利益和保护社区利益为前提,有多重经营模式和手段可以实现利益关系平衡。
“港西镇是上海市‘十三五’旅游规划中列出的全市九个乡村休闲旅游带之一,共享农庄作为全域旅游开发的最基本单元及着手点,成为港西旅游发展中重要的一环。”王卫中也表示,下阶段港西镇将根据一带一村一园及全镇农旅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与斯维登的合作,吸引更多有情怀、有想法、有创意的本地村民、社会资本参与到港西共享农庄的建设中。
吴丰林表示,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无非是通过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壮大农村三产发展;通过旅游产业的科学、有序发展,优化乡村环境;通过旅游产业的扶贫、富民效应,促进农民增收。
“实现上述目标,不能盲目,要回归旅游产业本身的属性,要遵循市场规律。”吴丰林表示,2018年乡村旅游发展可能呈现市场业态热、旅游投资热和土地流转热,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引起业态同质化、投资过度、用地纠纷和混乱,因此加快制定与中央一号文件相匹配的乡村旅游引导规划,促使乡村旅游的科学、有序、理性发展,是当务之急。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曾博伟表示,各地应该根据乡村资源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规划推进路径。在乡村旅游资源一般的乡村,适度增加旅游功能,并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留出空间;在乡村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富集的区域,可考虑以旅游业为主导,进而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多规合一的尝试。
崇明也在进行相关的尝试。崇明区旅游局局长杨丽华表示,2018年崇明打通了农家乐办证渠道,推出了新一轮的政策服务奖励办法,对民宿及景点项目从资金方面进行扶持和引领,并就民宿业出台了地方政策和行业标准,希望将一个村打造为一个旅游集聚特色小镇。
她透露,除了共享农庄之外,崇明还在开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和社会人文非遗等旅游产品,并计划在四月中旬上线吃住游购的平台“趣游崇明”APP,并会向OTA(在线旅行社)开放接口,打通产品和服务。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