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正式合并: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担任(3)
2018-03-23 17:07 来源:来源:澎湃新闻
“郭旋风”
真正让“郭旋风”闻名的,是郭树清2011年10月担任证监会主席之后。
虽然郭树清的证监会主席历时不到18个月,成为至今为止任职时间最短的证监会主席,但其强烈的个人风格令市场印象深刻。这位改革者在执掌资本市场之后,也延续了这样的思路,即注重资本市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从优化市场结构、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效率等多方面,推出系统改革措施。在短短17个月内以极度密集的节奏全面推开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制度改革。
最为人熟知的则是,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卸任证监会主席,在担任证监会主席的506天里,提出的各项制度调整政策达70项,相当于“7天一新政”,郭树清也因此被称为“改革家”。
2013年3月,郭树清离开了证监会,奔赴山东任山东省委副书记、山东省代省长,后于6月出任省长。2013年8月,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被称为“山东金改22条”的文件,正式拉开了山东金改大幕。在郭树清“每个市都要配一个懂金融的副市长”“从中央金融机构抽调30名干部到山东挂职”的推动下,多位来自一行三会的中层干部选调山东,配合郭树清的山东金融改革之路。
在2017年2月正式接班尚福林担任银监会主席之后,郭树清不断向资金空转、内控混乱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祭出大招,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三三四十”大整治。所谓“三三四十”,指的是银监会从去年3月末启动的“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整治:“三违反”指违法、违规、违章;“三套利”指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四不当”指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十乱象”指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为、行业廉洁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涉及非法金融活动等十个方面市场乱象。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银行业“大体检”后,银监会对外透露,治理收官后,各级监管机构发现问题5.97万个,涉及金额17.65万亿元。同时,银监会行政处罚金额及责任人均创下历史纪录:2017年银监系统做出行政处罚决定3452件,罚没29.32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547名,270名相关责任人取消一定期限直至终身银行从业和高管任职资格。
挑战何在
3月13日上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统一监管银行业和保险业。与此同时,此次改革方案还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澎湃新闻表示,职责重新划分后,央行将主要负责通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为整个金融业制定发展方向和规划;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将在机构和市场层面贯彻微观审慎监管,从机构监管到行为监管来统一把控,金融机构可以由此统一地建立金融监管标准,金融监管套利、投机空间出现的可能性会因此大大降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对澎湃新闻表示,金融业综合经营、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需要加强综合监管,这是迈出的第一步。此外,金融监管规制和执行分离,金融的发展和监管的职责分离,未来能够让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更加专注于监管,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更好地防范风险。
“银行和保险业都属于间接融资,监管规则和方式比较接近,合并有其合理性。比如银行有资本充足率要求,保险公司有偿付能力的要求,合并之后有利于效率提升,”董希淼表示,“银行和保险由同一个机构监管,监管套利的机会就会大大下降,也能减少监管交叉的地方。”
身为中国银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一任主席,郭树清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解决银行业的沉疴,还要挑起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违纪被查之后,群龙无首的保险业监管的重担。
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层面,郭树清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做了总结,称去年对银行业市场进行了整治,重点是治乱象,补短板,聚焦在同业、理财、表外业务上,效果总体很好。同业资产和负债都大幅度下降,理财增长也很缓慢,到1月份同期增长1%,表外业务收缩,野蛮生长的产品开始停止,最近来看,包括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都在减少,银行资金脱实向虚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对于下一阶段的整治目标,郭树清表示,将继续聚焦在影子银行上,包括同业、理财、表外、交叉金融风险,“同时我们也特别注意到,信托也是薄弱环节,互联网金融也是薄弱环节,要加强整治。”
从体量上讲,2017 年四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 252万亿元,而同期保险业总资产16.75万亿元。虽然体量上差异明显,但保险业的问题也极为棘手。
除了资产规模的上升,郭树清接手后不得不面临的还有中小险企由于“超发”理财型保险产品而带来的偿付压力。更甚者,或许还有隐匿在保险机构背后的“大鳄”。
此外,险企大股东“紧箍咒”——《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3月初刚刚发布,激进保险公司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如股权结构复杂、实际控制人凌驾于公司治理之上;资本不实,挪用保险资金自我注资、循环使用、虚增资本;违规代持、超比例持股,把保险公司异化为融资平台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