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股价5连跌 收盘股票最新价格4.56元(4)
2018-02-10 15:57 来源:来源:AI财经社
虽然市场最终接受了这一结果,但是关于对于“冷水团”事件的质疑声始终未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投资者认为“农业股”容易造假,此前有“中国篮筹第一股”之称的银广夏和“中国农业第一股”蓝田股份都曾出现严重的造假行为。
在知乎一个名为“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或者舞弊容易吗?为什么?”的提问下,有人回答说,农业股容易造假的一个原因是“难以对存货进行盘点”,比如说在海中饲养的水产鱼虾无法完全捞出来称重盘点。从某种角度看,农业行业本身的产品、生产环节特性,导致其业务既存在理论上的不确定性,又存在财务技术上无法精细化的特性。
而獐子岛连续的扇贝事件某种程度上符合了这种不确定性和无法精细化的特征。
但在今年的“扇贝饿死”事件中,人们的质疑不仅局限在“财务造假”上,还有獐子岛第二大股东和岛一号基金的提前减持,有媒体报道称,在发布此次“扇贝饿死”公告之前,獐子岛曾于2017年12月23日公告称,第二大股东北京吉融元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岛一号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和岛一号基金)分别于当年11月13日、11月17日、12月18日和12月19日减持。合计减持獐子岛199.85万股,减持比例占总股本的0.28%。
在接受AI财经社采访时,诺亚财富派首席研究官王炜博士说,獐子岛事件反映了深层级的机制上有一些问题,在这一事件公布前,持有獐子岛基金的大量抛售或许涉及到内部消息走漏导致利益相关方抛售股票。
同时王炜也质疑农业股的财务制度和业绩发布方面存在问题,“农产品看天吃饭是不可避免的风险,但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还没有形成销量就计入业绩预估中,这反映出财务制度和业绩发布上存在问题,其对应的会计方法是否需要调整,以确保小股民的利益可以得到保障。”
“从这方面来看,獐子岛扇贝事件虽然是一个由特定因素引发的个案,未来未必会重复出现,但它其实是反映了一些资本市场长期机制建设上的空白点,是否可以从这些空白点上去反思,可以有一些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措施。” 王炜说。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