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之间的王石:接受专访连用三个“平静”(3)
2018-02-06 17:10 来源:来源:新京报 理财帮
【底色】离开“粗放”地产,转战“科技”?
虽已卸任,但外界的猜疑却从未停歇。
近日,王石老友汪建——华大基因创始人兼董事长,在接受媒体采访中透露,王石将出任华大控股联席董事长,未来王石将关注华大控股的经营层面事物,而自己则会更聚焦基因技术层面事物。引发公众关注。
1月19日,华大基因发布公告称,王石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独立董事职务。消息一出,上述加盟被外界视为大概率事件。23日王石演讲,汪健到场,并上台参与互动,谈生死观。
王石是否会加入华大基因尚待观察,但在前述媒体人看来,科学、技术类公司可能会是王石所感兴趣的。他认为,外界为王石贴上“情怀”的标签是一个误解,王石的底色应该是“科学的理性”——“没有科学的理性这个人很难讲什么情怀”。
读书时,王石的的数学、物理成绩一直很好;青年时曾是无线电发烧友,喜欢动手装半导体收音机;创业之初原打算进入电子行业,希望创立一家类似索尼的公司,追求对社会进程产生正面影响,而不仅是提供产品……
只不过,爱好“科学”的王石,人生却屡屡“错位”——“现实生活中我一直被选择”。纵观王石的成长经历,17岁希望当个无线兵,却做了5年驾驶兵;大学时不喜欢所学的排水专业,课余自学政治经济学;即使后来创立商业帝国,却感叹自己不喜欢做商人,也不喜欢做房地产,因为后者“太粗放”,没有技术含量。2000年之后,他开始在推动行业技术上的突破,比如探索住宅产业化、绿色三星标准等。
站在第三个三十年的节点,王石下一站在哪儿?
“18年应该会很快揭晓”,王石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对话·王石】“万科身份变化后,能更自如说我想说”
跨年演讲:不太满意,过程挑战很大
新京报:1月23日水立方的跨年演讲给自己的表现打多少分?
王石:75分,不能再高了,虽然大家都说很好。
新京报:哪些方面让你不满意?
王石:我对现场效果不大满意,这样一个活动、一个空间,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现场、舞台的把控还不到位。
以前在大学讲课,或者是大礼堂演讲,我在舞台上调度自如,行动自如,即便是一万人的公开场合,演讲主题明确,时间二三十分钟,即便找不到感觉也就过去了。但是那天晚上,我连站在什么位置都感觉不到,说话嗯啊诶连贯性不好,在舞台调度上,明显找不到感觉。
虽然过程挑战很大,但人生不就是一个挑战吗,只有不断去挑战,才能提高自己。我透露一个内容,那天晚上合唱的蓝莲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导演让我现场领唱前四句。
我虽然喜欢听歌,喜欢去音乐会,但五音不全。那天两个小时的训练后,领唱了四句,我发现我是可以唱歌的,整个过程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我准备之后学习唱歌。
新京报:你在现场做了有氧运动,是即兴的吗?
王石:是我的建议,因为演讲的时间很长,中间需要一些运动的转换,第二个要透露的信息是,我的身体还行。
过去一年:对自己的沉默很得意
新京报:是基于什么样的契机和原因,让你想到出来做这样的一个内心独白?
王石:团队的建议,自己也觉得应该要说些什么了。之前作为万科董事会主席,上市公司负责人,搞这样的活动不太合适,也没必要。转换之后,身份上合适了,而且作为公众人物,在合适的时候还是可以说话的。
转换之前,一直沉默了一年多,但我对过去沉默的一年多非常得意。因为,我过去还是比较喜欢说话的,但是说的话很容易被解读,越抹越黑,甚至是躺着中枪,团队希望我少说,我自己把握后就说,那我不说行不。我要看看,不说话是否还会躺着中枪。我很得意,像我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天天被媒体盯着的人,随便一句话、一个照片、一个帖子都能上新闻的人,过去一年多来,就是没新闻。不要抱怨媒体不负责任的过度解读,关键在于自己,我很得意,我做到了。
新京报:通过这次分享,你希望能够达到什么效果?
王石:其实我是非常愿意分享的,而且这次非常意外的发现,活动后收到很多反馈,在跟朋友谈工作时,他表示,“这都是说给我听的啊,一定要休一个长假,我今天跟你谈工作的状态都不一样了。”我听了很开心,这就是我所希望的。
中午参加午宴的女性朋友也跟我说,回去一定要跟先生说,比你小,但整个状态不如你。这个活动,并不是让别人正确认识万科、认识我,(而是要传达这样一种价值观)。
身份转换:内心平静,空间更大
新京报:任万科名誉董事长的这半年,你在心态上有什么变化?
王石:和当董事会主席时无缝衔接,内心非常平静。辞去总经理和董事长的心态是有区别的,辞去总经理职务时,辞职之前平静无常,但是第二天上班,发现不对劲,调整来调整去,因为没有做好辞去总经理后大把时间做什么事情的准备,放不下,很纠结。辞职董事会主席时,因为之前做好了70岁辞职的准备,没做好66岁退休的打算,当然有纠结,但是决定后,一切都很平静,一直平静到现在。
新京报:心态平静,个人的生活节奏和状态呢?
王石:其实退不退没关系,之前一直在做的很多事情包括公益,退了之后还在做,而且更忙了,各种活动频繁起来。但是无意中发现,这个空间比以前大了很多,这个是没想到的。
新京报:怎么理解“空间更大”?
王石:(比如说)这样的活动(指跨年演讲)以前是不可能的,对我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以前是躺着都中枪,现在是一讲三个小时,难道会不出现一句错话吗,当然肯定讲了一些不合适的话,但是整体来说把握的还算好。万科身份变化后,我能够更加自如地说我想说的。
新京报:有没有再创业的想法和冲动,比如像褚时健那样?
王石:我不告诉你(笑),18年应该会很快揭晓。跨年演讲的活动中为什么会放褚时健的片子,他73岁创业,现在90岁了,还在研究家族事业如何走的问题,这是我希望的第三个人生阶段。人步入老年社会,应该积极起来,既要健康长寿的活着,不要成为孩子负担,还要活的有意义,不做贡献,不创造价值,没有意义,只有创造价值,才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对话·田朴珺】宝万之争时,王石上床数123就睡着
1月31日,田朴珺接受新京报专访,对近年来外界的争议,以及“万宝之争”以来王石的状态谈了自己的看法。
新京报:他这两年经历了万宝之争,你觉得他的状态有什么变化?
田朴珺:我觉得他很好。他让我看到了一点,就是无论面对什么风浪,都非常平静。我觉得他真的有点像太极大师,任何事情已经处乱不惊。万宝之争的时候,很多人看到外面风风雨雨,每天跟演电视剧一样,他躺在床上就睡着了,你看他上了床,数123就睡着了。有时候我问他,你怎么这么快就能睡着,他说这个需要练习。我觉得这是一个本事。
我记得当时很多事。他照样去划赛艇,每天早上5点多钟,我说你这么多事怎么能这么早起来划赛艇?他说只有锻炼好身体才能处理好事情,身体是非常重要的。他非常喜欢健身,我觉得健身让他产生多巴胺,产生快乐,我就没有这个,我一健完身就很不快乐。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