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比特币矿工这一年:比特币挖矿实际过程如何?(4)

2018-01-26 17:12 来源:作者:云锋金融研究部


  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已经在这个矿场工作了半年。就在庆幸冬去春来,再也不用在北方的寒夜里瑟瑟发抖的时候,组长通知我们,矿场要搬家了。


  身边的老员工对此都非常淡定,转身就开始收拾行李,留下我们一帮新人一头雾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后来我们才知道,像候鸟般迁徙是矿场的惯例,冬天在新疆、内蒙古一带,夏天就会去四川。可几万台机器的搬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又是为什么呢?


  直到看到四川的矿场新家我才顿然醒悟。新的工作地点就在一个水电站边上,江水在窗外奔流不息。


  对于矿场而言,收益=生产的比特币×币价-矿机成本-电费-维护费及人工成本-矿场折旧费。


  万万没想到的是,挖矿开支的大头并不是我觉得很贵的矿机,当然也不会是我们这些廉价的人力,而是电费。事实上,早在鄂尔多斯的时候,我就觉得整个矿场像是一个用电的黑洞。


  组长曾在闲聊时提过,我们矿场一个小时要用掉40兆瓦时电,相当于12000个家庭的用电量。尽管当地政府给了很多优惠,但每年还是要缴纳上亿元的电费。而这还是一个电力过剩的地方。还有比那里电费更便宜的地方吗?


  有,那就是夏天丰水季节的四川。


  沿着301国道开向四川康定的时候,一路上经过的水电站大大小小不下几十个。汹涌的江水给水电站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电力,在夏天,这些电根本来不及传输出去。然而,当比特币矿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之后,电力闲置的情况就不复存在了。


  我们矿场的新址是一排整齐的蓝色塑钢大棚,依山而建,每个大棚里都有几千台矿机。水电站的发电7×24小时支持了矿机的运转,财大气粗的矿场主往往会包下整个水电站,为的就是确保自家矿机的电力供应。


  尽管夏天山区里气温只有20多摄氏度,但每当打开大棚的门,一股热浪还是会扑面而来——几千台矿机24小时不间断运转产生的热能,可比那些普通机房大多了,我几乎每天都会发现几台矿机的电路板被烤出黄斑,无法修理只能更换。


  但组长和我们说,这样依然是值得的。因为丰水季节的水电站电费边际成本接近于零,矿场直接用承包的方式买下一个电站的电力,一个月只需要四五百万元人民币,远比在鄂尔多斯的时候便宜。


  那到了枯水季节呢?我好奇地问。


  组长叹了口气,因为这两个季节水电站的产电量可以差5到10倍,所以电价会在枯水季节往上浮好几倍。这也是为什么一到夏末秋初,矿场们又会不畏严寒向新疆和内蒙古等地迁徙。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