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价格14年来首次负增长 解读2017年物价“心电图”(3)
2018-01-11 17:10 来源: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非食品价格涨幅明显
有意思的是,目前中国CPI中涨幅最明显的是非食品,另外服务业也涨价明显。2017年非食品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年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价格上涨3.0%。
具体而言,教育服务2017年价格同比上涨3.1%,旅游服务价格上涨了3.6%,医疗服务价格同比上涨了6.5%,中药和西药价格分别同比上涨了5.7%、6%,家庭服务业价格上涨了4.2%。
牛犁认为,从居民消费的角度,服务业近几年上升的趋势仍在持续。因为劳动力供需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劳动力总量在持续下降。现在消费升级的方向使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短期来看,服务业价格还会上涨。
“虽然放开了二孩政策,但一时间劳动力的供应还是跟不上。这使得服务业价格仍有上升动力。”他说。
数据显示,2012年末,中国大陆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这是多年来劳动力总量的首次下降,此后每年以三四百万的速度继续下降。而这导致服务业劳动力供给不足,从而造成服务业价格上升。
也正是因为如此,CPI篮子中,服务业价格上升将成为未来CPI变动的主要动力。事实上农产品供给也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特别是蔬菜。
陈明均指出,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管是生产技术还是劳动力成本,对蔬菜生产成本的增加或降低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某项技术有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也还是有一个推广的过程,因此不会导致蔬菜价格出现峰值或低谷。
陈明均预计,2018年菜价会比2017年会有所回升,因为2017年主要是受2016年的影响,2016年基数比较高,但2017年基数低。
(21世纪经济报道)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