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龙万亿神话梦断 凯迪生态陷入流动性危机(3)
2018-05-29 17:04 来源:来源:中国网财经
第五批收购:
很多投资者可能并没注意到,在整体上市完成后,凯迪生态在2017年还曾并购2家生物质电厂。去年6月,凯迪生态收购洋浦长江持有的洪雅、松桃2家生物质电厂,交易总价1.38亿元。
令人费解的是,这2家电厂都是交易对方洋浦长江于2016年6月从阳光凯迪处购得,二者交易价格均为8100万元(注册资本值)。彼时,洪雅电厂尚未投产,然而根据凯迪生态披露的报表,到2017年一季度,这家电厂却已实现盈利431万元,在凯迪诸多电厂之中“鹤立鸡群”。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这2家电厂成立时间在2010年-2012年之间,那么,为何在2014年重组时阳光凯迪未将之一并注入上市公司,反而在重组完成后经第三方倒手后再卖给上市公司?在凯迪生态体外,究竟还有多少类似这种出自阳光凯迪的电厂?
早在2009年,凯迪生态首次从阳光凯迪处收购生物质电厂时,阳光凯迪就承诺:除现有存量电厂外,不再进行生物质直燃式电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如今看来,阳光凯迪是否违背了上述承诺还有待探究。
此外,还不得不提到北海“柴变油”项目。2013年6月15日,凯迪生态公告称,停止北海4*55MW生物质发电机组项目建设,采用阳光凯迪的技术与工艺,分期建设生物质合成液体燃料项目。根据规划,该项目第一期将建设一条年产20万吨生物质合成液体燃料项目,2020年产量将达到200万吨。
所谓生物质液体燃料,通俗地讲,就是通过特定工艺将生物质(有机物)转化成热值可以匹敌柴油的燃油(无机物)。这一过程需要将生物质进行汽化,理论上讲即便可以实现也会能耗巨大。而早在2015年,阳光凯迪就宣称,其生物质柴油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符合上市要求”。
按照陈义龙当时的说法,北海项目今后将是凯迪电力重点发展的项目,并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物质燃油基地”。然而5年之后,这一项目尚未见到任何进展,凯迪生态如今对此也讳莫如深。
抓住ABS救命稻草
凯迪生态真正开始大举进军生物质发电行业,自然得从2014年的整体上市开始。
当年,凯迪生态收购的巨量资产之中,大部分都在建或未建,这也意味着凯迪生态此后将踏上漫漫的投资、建设之路。而前期“历时多年对全国范围内生物质资源调查、项目选址进行详细勘察”的阳光凯迪,则已实现大规模套现。
在2014年的重大资产收购中,现金支付部分高达37.09亿元。其中,根据重组预案数据,阳光凯迪在此次收购后拿走16亿元,中盈长江(武汉环科持股41%)则拿走18.36亿元。
要知道,截至2013年末,凯迪生态账面货币资金仅8.2亿元,在19.57亿元的重组配套募资中,也只有不到10亿元是用于支付现金对价,这也意味着为了这笔收购,凯迪生态当时面临着举债近20亿元的压力,更不用说那些在建、未建的60多家电厂将要投入的大笔资金。
此后,凯迪生态开始大规模开展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或举债,雪球也越滚越大,流动性危机暗涌。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不完全统计,不考虑2014年重组的配套募资,凯迪生态2015年至今各类融资总额(不含银行贷款)已超百亿。其中包括:2016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49.48亿元;2016年公司债,发行总额为10亿元;2016年公司债第二期,发行总额为6亿元。
此外,凯迪生态在2015年还开展了多笔资产证券化(ABS)项目。当时,就此事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公司时任总裁陈义生(后涉嫌职务侵占被刑拘、解聘)称,凯迪资产证券化的票面利率相较银行贷款而言略高,但实际操作成本则与银行贷款相当;且前者在融资用途和时限上更加灵活,对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电厂建设而言更具优势。
如今看来,这些项目虽能解一时之需,但由于项目的基础资产为生物质电厂的未来收费权,客观上也加剧了凯迪生态的流动性危机。
除上述融资项目之外,凯迪生态2017年4月还拟发行规模不超过30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超短期融资券、发行不超过10亿元公司债、发行不超过30亿元绿色公司债、发行不超过20亿元中期票据,后未见相关进展公告。
一位在凯迪生态体系内工作多年的财务人员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凯迪生态面临的财务负担太重,导致公司资金周转存在严重问题。而公司一名不愿具名的董办相关负责人则认为,生物质发电的补贴未能及时到位、ABS锁死了大量电费收入,直接导致公司流动性吃紧。
很多人可能会忽略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凯迪生态在面临较大资金压力的情况下,还在不断地对外投资各类产业基金等,且金额巨大。如:
2015年8月,以1亿美元现金全资设立凯迪香港投资公司。
2016年5月,发起设立生物质产业发电投资并购基金,认缴出资3亿元;与华容天泽共同发起设立华融凯迪扶贫投资,首次认缴出资5亿元,其中凯迪生态出资1亿元;认缴出资1.2亿元参与设立投资基金东润恒君。
2016年6月,凯迪生态公告称,认缴出资3.6亿元参与设立投资基金嘉兴凯格。
2016年12月,发起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有机农业产业基金,首期募资规模1.5亿元,凯迪生态出资5000万元;与华融天泽合资设立华凯基金,子公司凯迪资本出资4900万元,占股49%;子公司凯迪香港拟以11.36亿港币收购中民金融(0245.HK)4.91%的股份。
对于以上投资公司、产业基金等,凯迪生态的实际出资额是多少,在公司公告中暂时未能找到答案。一家以实业为主的企业,如此密集、大规模地参与各类基金,其实际意义究竟何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对于公司即将到来的流动性危机,凯迪生态高管层应该有所察觉,此时公司还外投大笔资金,其目的又是怎样?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