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自研火箭发射:重庆两江之星实现无线WIFI(3)

2018-05-17 17:08 来源:来源:澎湃新闻


  火箭发射安全性:配备自主安控系统,一旦失控将采取措施让火箭直接掉在安全区


  每当有火箭发射,安全性就是公众最为关注的话题。


  对此,李云鹏表示,火箭的安全性是一个很大课题。X系列火箭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就一直在做安全性设计和分析,囊括在地面使用的过程中运输、存储、总装、测试等,“在保证测试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我们都严格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这些标准都有详细的对各个阶段的操作规范。”


  对于此次首飞,李云鹏表示,航区(航线飞行区域)安全、首区(发射区域)安全,都经过了详细的计算,对落点范围的掌控也进行了详细的仿真计算。据悉,此次设置首区安全区的半径为150米,测试人员都在一公里之外,发射场和落区也进行了清场。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火箭发生意外情况,也有相关兜底性措施。李云鹏介绍,此次火箭上配备有自主安控系统,具有主动安控功能,一旦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失控,有飞出安全区的趋势,安控系统会主动采取措施让火箭直接掉下来,掉在安全区内。


  李云鹏表示,“每次发射,发射场和主管机关最关心的也是安全性,会进行一个详细的评审,有严格管控,涉及到的是整个流程。”


  不过,目前中国国内对民营企业参与商业航天还未出台相关明确监管条例。对此,李云鹏认为,应当通过立法来规范,他透露,国内现在这块领域的立法,有关部门正在进行。


  据了解,目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民企一般会遵循国企模式,安全性由国家主管部门包括发射场评估,监测飞行距离等测控资源也在国家单位手里掌控,一些外弹道测量、光测、雷测基本上都是国有监控资源。


  民企介入优势


  近年来,一直担任中国航天“国家队”角色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纷纷面向商业航天市场,丰富了火箭产品型谱,并推出了新的商业服务模式。因此,有声音提出,“国家队”有技术有实力,已经做得很完善了,在航天领域从零起步的民企是否有介入的必要?


  对此,李云鹏认为,民企实际上是国家队的有力补充。“民企整个的机制更加灵活,可以更多吸引社会资本,能承担一些商业化程度更高的任务,也可以更加主动得挖掘市场需求。比如X系列市场,以前没有人做,我们作为民企,在这块市场需求这块会更加主动,有利于航天走向大众。很多东西最终繁荣起来,还是商业化的模式比较能刺激发展。”


  目前,零壹空间引入的机构股东包括重庆两江航投集团、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正轩投资、春晓资本、联想之星、前海梧桐并购基金、鸿泰基金、招商局创投、前海万得、通江资本等,累计融资近 5 亿元。其中,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成立的智能装备集团;正轩投资是比亚迪联合创始人创立的高科技领域投资机构。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