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鹤四句大白话: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3)
2018-05-17 17:05 来源:来源:侠客岛
决心
那么,“借钱是要还的”怎么理解?
很明显,这一条是说给地方政府、国有企业以及部分民营企业听的。原央行行长周小川的一段分析值得一看:
高杠杆在实体部门体现为过度负债,在金融领域体现为信用过快扩张。2016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47%,其中企业部门杠杆率达到165%,高于国际警戒线,部分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突出,“僵尸企业”市场出清迟缓。一些地方政府也以各类“名股实债”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加杠杆。
近日一系列的债券“炸雷”潮足以说明这些问题。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四个月,全国有16只债券出现违约,涉及金额高逾130亿元。此外,前段时间,面临450亿元债务危机的盾安集团,也一度引发市场恐慌。可见,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债务信用风险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说到这一点,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刘鹤的最后一句话: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
毋庸置疑,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债务危机和违约行为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假使投资的金融产品真的出现违约现象,那么“买者自负”也是必须要接受的理念。
长久以来,公众对理财能够保本的意识根深蒂固,总是期待理财产品能够带来稳健的回报。但事实上,从本质上来说,无论是何种投资,都是有风险的。4月27日,官方正式公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到了“打破刚性兑付,不得承诺保本收益”,这就是要让资管产品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
刘鹤这四句话,看似平淡无奇,但说的都是大实话。很多人觉得经济问题专业复杂,其实道理说白了,都能懂。刘鹤的“大白话”无非在提醒市场,无论怎么玩新奇,回归常识很重要。也只有尊重市场的常识,中国经济才能行稳致远。
其实这些常识我们都懂,但之所以劣币能一再驱逐良币,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本质上是因为劣币并未被打击出场。因此,接下来该怎么走,就看监管和打击的力度有多大了。
这才是最大的“让市场有预期”。
来源:侠客岛
文/庖丁骑牛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