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分析:A股受益产业链龙头公司名单汇总(2)
2018-05-03 17:12 来源:来源:wind资讯
上市4大看点
小米上市,究竟有哪些看点?凤凰科技分析认为,有如下几点值得关注。
疑问1:小米硬件净利润率永不超过5%?
这可能是最近整个行业最关心的问题了。毕竟,小米不光是做手机,雷军说的这个硬件净利润率的上限范畴太广,影响的行业也真是太多了,照雷军自己的话,小米生态链那可是渗透了100多个行业呢。
首先我们先搞清楚, “综合净利润率”到底是什么?
此前已经有媒体解析过,如果拿单个小米手机比如小米MIX2S,乘以5%来计算,这款售价3299元的手机,单品可赚164.95,但这并不是综合净利润率。
综合税后净利润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由营业收入扣除各项成本开支,包括研发、销售、广告等之后再除以营业收入得到的净利润率。
当然,所谓“融资推介材料”并非来自小米官方,但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来自早期投资人卖老股的信息。所以,姑且认为这些数字大致可信的话,2.8%和5%之间还是留了余量的。
那么,真实的数据到底怎么样,还得看招股书。因此,到时候通过小米递交的招股书查一查,就能够知道5%这个数字会不会打脸,这将是招股书最大的看点之一。
疑问2:雷军在小米到底占多少股?
之前有媒体报道,雷军在小米的占股竟然高达77%。但招股书没放出来之前,这个数字还是只能看看。雷军到底在小米有多少股票呢,相信这是我们都想知道的。毕竟这可能关系到今年中国富豪头衔的归属。
另外,小米有望成为香港首批“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同股不同权,就是说,管理层掌握的一部分股票的投票权远大于普通股。简单说,按港交所新政,雷军可能拥有一批股票有超级投票权,相比普通股,“话事权”最少1股顶2股,最多1股顶10股。理论上,如果雷军拥有的全是超级投票权的股票的话,最少只要拥有9.1%的特殊股权,就可以保障投票权超过51%,牢牢掌握公司控制权。
另外,此前网传小米工号1000以内的员工在公司上市后都将实现不同程度的财务回报。在最新的人事调整中,小米两位联合创始人周光平、黄江吉因个人原因辞去管理职务。通常没有了公司职务,在上市后股票变现方面受到的限制会少很多。
如果招股书有披露小米高管的持股比例,按照一个合理估值区间,那么这些高管在小米上市之后身价会变成多少?这同样是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疑问3:小米上港股后,还会上A股吗?
不出意外的话,小米应该是港交所新政施行后首家上市的公司。与此同时,国内A股的CDR也消息不断。
今年年初,CDR传闻沸沸扬扬。有多家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大佬有表态将要回A,小米也被传将会香港+CDR实现港股和A股同时上市。传说纷纭,已经被猜成年度悬疑剧了。
现在小米赴港上市,让传闻先确定了一半。接下CDR的消息近期会不会有消息?这个可以看小米香港招股书里有没有提到这个信息。
疑问4:小米估值会不会破千亿?
关于小米的估值,从500亿美金、800亿美金到1000亿美金不等。到底哪个准确呢?这就要回到一个如何看待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模型的问题。
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更看中企业的用户数、获客成本、盈利增速,也就是企业的成长性。苹果市值是8400亿美金,市盈率18倍左右;腾讯市值37200亿人民币,市盈率43倍左右;亚马逊市值7500亿美金,市盈率320倍左右。
小米能顶得起多高估值,得看招股书里数据有没有体现出足够成长性。基于之前的公开报道,相比手机业务,盈利贡献想象空间更大的生态链产品、互联网服务的营收和毛利水平历年变动数据更值得关注。
相关小米产业链和生态链公司
招商证券报告指出,小米独辟蹊径,紧抓细分市场痛点,以硬件为抓手,提升产品性价比,打造自有产品供应链体系,结合互联网,形成 IoT 生态体系圈,脱离传统的互联网流量创业模式,打造产品型零售企业。
中信证券认为,“我们战略性关注小米公司自身的成长性,关注其在手机、生态链硬件、物联网等领域的成长空间。此外,基于MIUI的软件、互联网和金融服务有望贡献更多收入。中长期看,小米有望向真正的国际一线科技龙头公司挺进。此外,小米产业链和生态链公司陆续登陆资本市场,相关公司投资价值值得研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