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艺人将持证上岗:三百多人和团队争100个名额(2)
2018-04-24 17:20 来源:来源:成都商报
成都市文化馆一负责人告诉记者,“招募的时候,对报名者的年龄、表演内容等会有一定要求,选拔标准是适于大部分人的,但主要还是看演出水平,包括已经在街头表演的一些街头艺人。”“演出时间的排期、点位、内容,我们都要进行管理。”
被选拔的街头艺人,将与相关部门签订从业承诺书,规定在表演期间,不能随意缺席。街头艺人演出的时间安排在周五、周六、周日(16:00~18:00)和(19:00~21:00),特定点位演出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控。
据了解,成都领证的街头艺人每年会接受审核,优秀的进行奖励,差的就会被淘汰。“试点期间名额有限,但从长远来看,街头艺人将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成都市音乐产业办公室(以下简称“音产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曾经街头的尴尬
每当华灯初上,音乐和歌声随着锦江的水雾腾起,成都九眼桥的酒吧一条街又进入了一天之中最热闹的时刻。与这里隔河相望的滨江东路边,携带吉他、音箱的街头表演者,与酒吧街共同构建着九眼桥这一文化符号。从去年开始,成都滨江东路边的河堤,成了广东歌手六月街头演出的场所,很多喜欢音乐的市民甚至外地游客踏着夜色慕名前来。晚上8点左右,河堤上的人陆续坐满。六月的演出方式很简单,一把吉他,一位同伴打非洲鼓。
“随时做好撤的准备”
音乐的声音只有在河堤上才能听得见,黄色的吉他包里,不久就堆起了零散的纸币,现场还有路人主动走过去,问能不能也唱两首。
声音突然停了。一位身着制服的城管径直走来,一番交涉,六月静静地将吉他抱在手里,目送城管走远。他说,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尴尬的遭遇。间隙,六月谈起,他平时主要在酒吧驻场,或者跑商演,但每天晚上都有一两个小时会在这个固定的地方演出。
2014年至今,他游走于全国多个城市的街头为路人表演,感觉成都的氛围更好,“过往的路人会用各种方式去承认你。”和很多街头演出者一样,纵然有不少观众,但也摆脱不了城管的约束。“其实我很理解,本来街头演出现在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大家都不好处。”
25岁的胡达也是九眼桥的常客,4月19日晚上9点,城管来了,他止住唱了一半的歌,拎着吉他和音箱,往合江亭的方向走了一段,回头看一眼,在确定“安全”后,又把装备往路边一摆,“能唱几首算几首吧,随时都做好撤的准备。”
成都街头表演“散、乱、质量不高”
在成都颇具名气的“民谣大师兄”团队,常年在宽窄巷子内演出。团队创始人杨广说,因为团队一直在创作和推广原创民谣,因此宽窄巷子管理公司找到他们,在宽窄巷子内演出。不过,这样的模式毕竟是少数。此次街头艺人选拔的公示,对目前成都的街头表演做出了散、乱、质量不高的总结。“说实话,现在的街头艺人比较狼狈,因为城市管理部门不允许他们随意演出,所以只有‘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音产办一负责人告诉记者。
和大多数街头艺人不同,在宽窄巷子演出的“民谣大师兄”团队没有打开箱接受“打赏”。团队创始人杨广说,政府能够重视街头文化,他和团队成员都很开心,“特别是像我们这种做原创推广的人,能和大众在三米之内交流。”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