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三分钟检查一小时 就医“113”现象何解(2)

2018-04-13 16:56 来源:来源:经济参考报


  患者:就医“113”现象何解


  一些患者反映,在医院看病挂号排队花1小时,做各项检查花1个小时,最后在就诊室和医生沟通的时间不到3分钟……有人将这种现象总结为群众就医“113现象”。


  “我会不会被过度检查了?”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患者都有这样的困惑。一些患者也反映看病中一些检查项目有所增加。“我只是得了普通感冒,却被要求做胸片,又去排队等了好久照片子,照出来结果还是普通感冒,既花时间又多花钱。”一位患者抱怨说。


  对此,医务人员却有自己的专业见解。受访医生指出,有一些疾病比如结核病的一些表现和感冒的症状相似,比如有些结核病患儿出现头痛、发热、呕吐的症状,容易被诊断成感冒,很多时候医生也是为了保险起见,让患者多做一些检查,放心一些。


  “我们最担心的是一些重大疾病漏诊和误诊,所以开检查单都是尽量地考虑周全,也是为了患者着想吧。”一位医生说。


  有患者质疑,“同级医院之间的检查结果都不能互认,这不是让病人重复检查吗?既浪费了金钱,又让人疲惫不堪。”


  湘雅二医院门诊部负责人李异说,大多数医生不会刻意让患者进行“过度检查”,但由于患者之前的检查结果质量不高、患者病情有变化等原因,不得不建议患者进行必要的“重复检查”。


  “医护人员的工资是否与检查项目的多少挂钩?现在去医院,医生看几下,就要求去做各种检查,我们患者也不懂,只能拿着单子去排队做检查。”一位患者说。


  “我在医院看肠胃发炎,做完了检查后,医生开了药,反而给我张单子,喊我去门口药店买药,说是医院缺药了。”一位患者告诉记者。


  湖南湘潭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多数患者不懂医,要做什么检查只能任由医生牵着鼻子走,基本无法自主判断,在进行医保审核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位骨性关节炎的病人在一家医院进行了心肌酶检查、心脏B超、血清碳酸氢盐测定、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等多项检查,我认为关节炎不必做这么多检查,这家医院对这个病人存在过度检查的问题。”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