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抗癌药零关税 相关上市公司名单分析(2)

2018-04-13 16:52 来源:来源:上海证券报


  目前进口药实际关税税率约5%至6%,中国抗肿瘤药市场规模约1400亿元,其中进口约占三分之一,约400亿元,零关税后可以减少中国肿瘤患者20亿元的开销。


  从企业角度而言,抗癌药进口零关税后,一些流通药企将受益。目前,进口药中部分品种由进口企业在中国的分公司进行销售,而大部分品种是通过境内的公司代理引进。


  我国两票制政策明确规定,境外药品国内总代理(全国仅限1家国内总代理)可视同生产企业。商品价格跟成本和销量有关系,进口药的使用量提高后,企业经营成本就会摊薄,亦能进一步降低药价,以惠及更多患者。


  上海医药(601607)作为我国最大的进口药品代理商和分销商,尤其是成功收购康德乐中国以后,其进口药品的总代理品种数跃居行业第一,上海医药或将成为此次关税调整后最受益公司。另外,国药控股、华润医药等分销龙头也有一定的进口药代理优势。


  加快进口药上市审批进程也意义重大。多位医药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以前国外创新药进入中国市场需要经过较长的审批时间,有的新药产品在国外上市7、8年后才被正式引进国内市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患者享受最先进的药物治疗。”


  有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6年期间,发达国家有433种创新药上市,只有100多种在中国上市。


  近两年来,随着国家积极推进药品审评审批改革,国外创新药进入中国的困局正在逐渐打破。


  去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境外企业在中国进行的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符合中国药品注册相关要求的,完成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后可以直接提出上市申请”,为创新药进口上市开辟了“绿色通道”。


  此后,在CFDA发布的优先审评药品名单中,拜耳医药等国际制药公司的多个产品也陆续现身。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约有20家左右外企创新药物在中国获批上市,包括拜耳、诺华、赛诺菲、强生、阿斯利康等跨国公司,新药涉及的治疗领域包括肿瘤、丙肝、糖尿病、帕金森病、艾滋病、高血压、抑郁症等,其中约35%为抗肿瘤药物。


  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加快创新药进口上市,也将加快国内药品的用药升级。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