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如何创业?李嘉诚宣布退休 个人创业经历简介(3)
2018-03-19 17:15 来源:来源:北京晨报
70年代初,李嘉诚认为塑料花甚至整个塑料工业会被新兴工业所取代,决定在未被淘汰前将工厂结束。与此同时,李嘉诚的地产业务发展迅速,所得利润已远超于工厂业务,因此正式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1972年,长江地产有限公司易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以3港元的定价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获得65.4倍的超额认购。
1979年,长实从汇丰成功收购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和黄),李嘉诚成为香港华人入主外资集团的第一人。
和黄于1983年在香港展开移动电话业务。1985年,长实收购香港电灯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2月易名为“电能实业有限公司”)。1987年,和黄集团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43%权益,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
李嘉诚将自己的商业成功归因于勤奋与求知。即使刚到香港,最穷苦的时候,李嘉诚仍然坚持在工作之余自学,他从旧书店买回旧课本,学习完毕后再卖出买入另一本。接受媒体采访时,李嘉诚曾表示,“直到如今,每天晚上都要看书,了解新的科技知识及与事业有关的资讯。”
这让李嘉诚有很多超前于人的思维。他旗下的维港投资主要投资于早期的科技初创企业。比如在人们还习惯于电话短信的时代,维港投资已经率先投资了最早的网络视讯软件之一Skype,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熟知的脸书(Facebook)、苹果手机上的Siri,甚至是人工智能AlphaGo,李嘉诚都曾投资过。
2018年新年伊始,已经90岁的李嘉诚在一次晚宴中还透露自己也投资了比特币终端市场。他表示,“(比特币)绝对有风险”,2014年只投资了1个多亿港元到比特币终端市场。
李泽钜接棒无悬念
“已经跟随我工作超过33年,我对他充满信心”
长期以来,香港“大亨”的商业传奇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如今,香港最富有的家族们都面临着二代交棒的难题。相较之下,李泽钜成为长和系接班人却并没有太多悬念。
李嘉诚有两个儿子,长子李泽钜任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集团联席董事总经理兼副主席、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副主席、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及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幼子李泽楷,电讯盈科有限公司主席,该公司为亚洲具领导地位的资讯科技及电讯公司之一。
李氏兄弟在香港被称为“龙兄虎弟”。李嘉诚对儿子的“商教”开始得很早。曾有媒体报道,当李泽钜和李泽楷八九岁时,每当董事局开会,他们兄弟俩就会坐在专门为他们设置的小椅子上“旁听”。
成人后,李泽钜和李泽楷却走向了不同的商业道路。
李泽钜一直在父亲身边管理家族生意。1985年,21岁的李泽钜便加入长江集团,从基层做起,被安排在当时长江实业中环华人行的办公室上班。25岁,李泽钜成为长实的执行董事,这一年他参与了被外界誉为李嘉诚最伟大的投资——赫斯基石油的收购。李嘉诚一直对外宣称,这是李泽钜主导的收购。28岁,他代替父亲进入汇丰董事会担任非执行董事,29岁成为长实副董事总经理,30岁成为长实副主席,35岁成为副主席及董事总经理。
2012年,84岁的李嘉诚将次子李泽楷持有的三分之一家族信托权益转让给长子李泽钜,李泽钜持股量增至三分之二,余下三分之一继续由李嘉诚持有。48岁的李泽钜正式掌控以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为代表的李嘉诚家族信托22家上市公司,这2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逾8500亿港元,李泽钜个人名下资产达2900亿港元,身家已超越其父李嘉诚。此间,李嘉诚就常常公开对外界表示,“李泽钜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顶替我的位置。”
李嘉诚的小儿子李泽楷则显得更加“叛逆”。多年来,李泽楷似乎无心于家族生意,而是选择自主创业。1991年,25岁的李泽楷通过收购香港电讯一战成名,被称为“小超人”。2000年,电讯盈科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个人财富曾逼近其父亲李嘉诚。同时,他还曾是腾讯早期投资人,拥有过腾讯20%的股权。
在宣布退休的同时,李嘉诚表示,不必担心长和系的未来,高层也不会有变动,“李泽钜已经跟随我工作超过33年,我对他充满信心,同事们也将继续协助他。”而对于李泽楷,李嘉诚表示,李泽楷不会加入长和,“将给其很多钱,经营他自己的生意。”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