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错输密码停用48年 消费者权益如何维护?(2)

2018-03-05 17:24 来源:来源:新京报


  虽然说,导致手机被锁的主要责任在于用户,厂商并无直接责任。然而,手机长时间被锁定无法使用,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别说48年,就是短短的一两年哪怕几个月,消费者的权益就会受到极大损害。要知道,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周期非常短,甚至不到一年,某款智能手机就会落伍。而且,很多智能手机中存储着通讯录、照片、视频等个人资料。长时间无法解锁,或者刷机后清空手机的做法都难言是好的解决办法。


  输错密码不该对使用智能手机带来毁灭性打击。就像人们使用银行账户、手机号那样,如果遗忘或遗失了,完全可以凭有效身份证件挂失、补办,相关权利基本上不受影响。


  作为智能手机的程序设计方,也应开辟特殊通道。如设置手势解锁或者指纹解锁的,在程序上可以再留存备用的数字密码;或者用户可持有效身份证件或验证邮箱,通过售后服务中心解锁。


  □史洪举(法官)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