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审核两天“12过2”!IPO审核新意频现(2)

2018-01-25 17:21 来源:来源:中证网


  有人说:


  “今天乐视还有3300万资金冲了进去,个人觉得,这恰恰说明昨天IPO被否的康宁医院目标客户群体巨大,行业发展向好啊。”


  还有人说:


  粗略看了一下昨天七家企业的发审会问询问题,关注的基本上都是合规性问题而不是持续盈利能力问题。这就好比谈恋爱,如果你的女朋友不在跟你探讨你是不是绩优股,是不是未来可以挣很多钱买大房子的问题,而是碎碎念老是挑你的小毛病,比如熬夜打游戏、上课老迟到、对长辈不礼貌之类的。那就说明她要跟你说分手了。“你是个好人,但是我们不合适。”


  段子虽然好笑,但是我们还得言归正传——为啥近期这么多企业IPO频频被否?


  IPO审核新意频现


  仔细梳理被否的原因不难发现,发审委关注的重点依然是信息披露是否存瑕疵、财务指标是否异常、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持续盈利能力、实际控制主体等方面。


  其中,被关注毛利率和关联交易的企业各有4家,被关注财务真实性的企业有5家,被关注重大客户依赖的企业有4家。


  在被否企业中,已在港股上市的康宁医院较为引人关注,它是中国内地目前唯一一家获评为三级甲等的民营精神专科医院,被询问的主要问题包括:所管理医院未列入合并范围的原因,向其提供资金、收取管理服务费用是否属于分红的行为;管理服务与提供借款捆绑;第一大客户平阳长庚医院存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自有和租赁的物业中存在临时改变规划用途的问题,自有物业和租赁物业均存在瑕疵等。


  此外,从被否公司来看,不乏全年净利润近3亿元的企业。


  安佑生物预披露文件显示,该公司2014年至2016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94亿元、1.51亿元、2.85亿元。被否的主要原因包括:报告期内子公司因环保违规被处以8项行政处罚,因安全生产问题被处以3项行政处罚,并有规划、消防、税务、农业、畜牧等部门多项处罚,且在报告期后期仍持续发生。部分房产及土地尚未取得权属证书,发行人租赁的国有划拨地存在法律瑕疵等。


  而作为近两日过会的“幸运儿”,锋龙电气和彩讯科技的业绩并不惊艳。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


  新变化在于,今年1月12日,证监会正式明确有关三类股东问题的IPO审核标准,对于新三板企业而言,清理三类股东将成首要任务。对于审核而言,需要探索完善穿透审核三类股东的方法。同时,发审委提问更加细化,严格把控包括报表、信息披露、业务等方面的细节,并加强了对上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注;此外,从去年12月开始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变多了,随着今年IPO回归常态化,这一现象很可能延续。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负责人田利辉认为,这一届发审会的新特点是,高度重视全报告期的合规性、财务真实性、内控有效性及可理解性。


  低通过率或成未来常态


  据中证君统计,今年以来,发审委已经审核了36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14家获得通过,19家被否,3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不包括3家取消审核的企业)仅为38.89%。而2017年全年IPO通过率为77.87%,2016年该数据为90.6%。


  中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袁绪亚认为,2017年IPO通过率较2016年下降,直接原因是2017年9月开始,随着新一届发审委行使职责,IPO趋严渐成“常态”,让市场重新审视新股发审工作,其积极效应和影响巨大。


  “高标准、严要求的趋势下,IPO通过率低于以前可能是未来常态。”普华永道中国审计部合伙人孙进表示,预计监管层还将会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改革,诸如完善退市制度、并购重组制度等,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的质量,这也是建设资本市场强国的必然要求。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