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企业贷款之困:银行新增贷款额度紧张(2)

2018-01-25 17:20 来源: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企业资金成本上涨


  所有受访银行人士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FTP价格上涨厉害。所谓FTP定价,是商业银行内部根据资金成本,与分支行等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的价格,也就是分支行等经营单位的内部资金成本。


  回顾过去两年的金融市场利率,低点出现在2016年10月。目前伴随着金融去杠杆,央行“锁短放长”,以及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上调“政策性利率”,包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SHIBOR上涨,金融机构明显感觉到“钱贵了”,但传导都实体经济,特别是银行贷款利率,则存在一定时滞。


  据某股份行分行对公业务人士透露,目前该行一年期贷款FTP为5.1%,即上浮同期贷款基准利率17%;同期存款FTP也超5%。某国有行人士反馈,该行最新一年期贷款FTP约3.1%,存款为3.2%。


  “这还只是我们的资金价格,实际上还要考虑增值税、风险成本、管理成本和费用,我们放给客户的一年期利率基本要6.5%以上。而且这个价格还不赚钱,没什么绩效。”该股份行分行对公业务人士表示。


  6.5%的利率,相当于基准上浮49%。但企业真实财务成本实际上远高于6.5%。该股份行人士以其所在的中部城市为例,现在能从银行贷到款的中小企业,资金成本基本在9%-10%。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华东某城商行对公业务人士的佐证:“现在除非有9%、10%这样的利息,否则没法做。”


  自2015年五次降息后,央行规定的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纹丝不动。但市场贷款利率中枢明显上升。从央行2017年前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截至2017年9月末, 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86% ,即基准上浮35%。


  执行基准上浮的比重从2017年初的不到57%,上升至三季度末的68%。再细看上浮区间,截至2017年9月末,上浮比例在15%以上的比重已超20%。


  一名电商财务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17年获得的银行授信整体增长了近70%,且目前融资成本在同体量同业中算“很不错”,贷款利率约为基准上浮30%-35%,但公司还要承担政策性担保等费用。


  没额度、揽存优先


  目前来看,2018年1月新增贷款额度可能远低于2016、2017年同期,前两年的月度新增规模分别为2.5万亿元和2.03万亿元。


  一名银行分析师透露,根据目前调研,银行业新增贷款规模约为1万亿元;而根据2017年1月的放贷节奏,贷款投放主要集中在中上旬,即下旬增量十分有限。


  从全年度来看,上述电商财务负责人还表示,明显感到2017下半年开始提款变难,目前因为去年的贷款还未到期,所以还没动,但预计提款比较紧。


  “连贷款规模都没有,关心价格有什么用?”某城商行对公业务人士透露,其所在银行1月份完全没有新增对公贷款额度。


  另有城商行人士表示,一些银行的广义信贷增速(MPA考核指标)超出考核标准,实际上今年年初根本不操心“开门红”问题,维持存量即可,甚至还要缩表。


  上述华东城商行人士表示,目前的业务思路是,所有新增贷款额度优先满足零售,主要是个人经营性贷款。“像我们这样的对公客户经理主要就是去拉存款。”该人士笑言,揽存目标主要是融完资的科技型企业。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