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3)
2018-01-03 17:17 来源:来源:央视
四、充分发挥农村电商在乡村振兴中赋能作用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应充分发挥电商的赋能作用,通过现代信息科技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一)围绕现代农业开展B2B电商
围绕现代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开展多种电商模式创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如B2B农业生产资料电商模式、B2B生态食材模式、B2B农产品供应链模式。通过多种智能B2B模式创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迅速实现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引入订单式B2B供应链模式,使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减少盲目性,提高其有效的供给,满足精准的需求,在品种、数量、时间上实现精准生产、流通、消费的一体化对接。
(二)围绕美丽乡村开展网络零售
围绕美丽乡村开展多种网络零售,如2017年中国邮政首届“邮乐919购物狂欢节”,购物节充分发挥5万多处邮政自营网点和42万处“邮乐购”加盟店优势,深入全国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助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返城,为城市百姓带来“原汁原味原产地”的农产品。据了解,中国邮政目前已初步形成“电商服务+金融服务+寄递服务+便民服务”的邮政农村电商综合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了“购物不出村、金融不出村、销售不出村、生活不出村、创业不出村”的“五不出村”综合服务。
如阿里、京东、苏宁、供销E家、中国电信、中国邮政、乐村淘等电商企业采取B2B2C(生产对生产对消费)、B2C(生产对消费)、C2B(消费者定制或者消费者集合竞价)、S2B(众筹)、F2C(农场直供)、C2F(订单农业)、CSA(社区支持农业)、O2O(网上与网下融合)等,使农民便利地买卖实物农产品、服务农产品、以及各种农产品餐饮、休闲、观光、娱乐等体验活动,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农民获得较好的收益。
(三)围绕新农人创新生态供应链(圈)
传统的供应链是以生产为起点、消费为终点的,在现代供应链条件下,各种类型的订购成为“种养加”的起点,产品集并、采购、运输(冷链)、储存、加工、分销、配送、销售等,成为高度信息化条件下的多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智能农业种植、智能养殖、智能加工,以及智能交易、智能支付与融资、智能环境、智能消费、智能再生资源回收,需要更多的新农人,也需要加速传统农民转变为新农民。据统计,现有2万多名产业发展带头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主体超过300万家。
总之,2018年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年、深入年,因此只有当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新农民成为吸引力的职业,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才算真正实现了。(作者: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食品(农产品)电商研究院院长 洪涛)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