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度荣登“全球头条”房价大幅跑赢恒生指数

2018-06-13 16:32 来源:北京时间

  2018年以来,香港房价不仅大幅跑赢恒生指数,还再度荣登“全球头条”。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莱坊国际全球房价指数显示,截至今年3月,香港房价同比上涨15%,高踞全球各大住宅市场之首。


  而从2008年莱坊国际推出该项指数以来,香港已有10次问鼎榜首。这表现确实很符合大家印象中的香港。


  除了上述的房价指数,最能证明香港楼市热度的莫过于前几日的一则新闻。


  新鸿基地产旗下位于香港九龙的某公寓车位,以约60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489.6万元)成交,荣登香港“车位王”。


  值得一提的是,买家夫妇于去年(2017年)9月,才以34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77.4万元)的价格购入该车位,不到9个月,就通过转售赚取26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10万元),车位价格升值76%。


  只能说,这对夫妇此乃炒房大军中的高高手。


  房价涨这么凶,香港政府没调控么?有,而且还很凶。


  在这一轮调控中,香港全面提高买卖住宅物业印花税率,将税率划一提高至交易额的15%,非香港永久居民再港置业缴纳的税率将提至30%。


  即是说,本地人买房要在成交价基础上再多交15%,外地人则为30%。这已经可称得上惩罚性调控了,大陆的限购、限贷、限价、摇号等和它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科。


  即使在这样的惩罚性措施下,香港房价仍像坐了火箭似得往上窜。


  作为内地楼市的标杆和样本,香港房价的表现,想必房价多头尤其是炒房客们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内地房价的信心。


  为此,一些多头乃至提出“北上深楼市香港化,强二线城市楼市一线化”。


  显然,若这一论断成立,现在受调控的主要城市房价仍存在大幅上涨空间。而在这一预期共识下,调控本身不仅要大打折扣,还会沦为房价上涨的加速器。


  事实上,在很多人眼里,香港房价的上涨逻辑都和内地出奇的一致:人多房少,供不应求。


  相较于我们喜欢拿城镇化率、流入人口、土地供应说事,香港的数据可谓是铁证如山。


  如香港人口密度第4,问题是香港只有24%的土地得到开发,若按已开发区域算,活脱脱的世界第一。


  而在开发土地中,只有7%为住宅用地,这其中还有一些是用在低密度的乡村丁屋和居屋上面,城区住宅用地占比仅为4%,每年的新房供应量仅为可怜2万套。


  另一方面,香港住房自有率仅有36%,47%的人口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即使如此,现仍有30万29万积压的公屋申请。


  同时,据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据特区政府统计处的估算,未来25年内,香港将会新增50万户住房家庭。为此,香港要在现有基础上,起码增加20%的房屋容量。


  考虑到如此尖锐的供需矛盾、城市空间拓展的困难(主要受环保等势力阻挠)及政府土地财政的需要,香港房价大幅上涨似乎天经地义的事。


  但若我们只从香港楼市身上读到内地房子可以放心地继续炒的一面,那无疑就太so young so simple了。


  回首望历史,我们会发现香港房价并非只涨不跌,它不但跌过还把一批炒房客逼上了绝路。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