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500亿,她的经营秘诀有点简单

18-03-19 17:50 来源:未知

从0到1500亿,她的经营秘诀有点简单

【人物名片】冯亚丽,海亮集团董事长。 


冯亚丽是一个勤奋努力、诚实守信的企业家,也是一个刚柔并济、温情和蔼的管理者。 


她认真学习铜材行业知识,“梦里也都是铜棒熔铸和有色金属”;她实施“送货上门、免费试用”服务,树立企业信誉;她是员工口中亲切的“四姨娘”,一点架子都没有。 


从服装厂女工到千亿名企董事长,冯亚丽的经营秘诀是什么? 


勤奋学习的精神 


冯亚丽原本是一位普通的服装厂女工,凭借勤奋工作,一步步成为整个厂的生产和技术主管。 


后来,她加入弟弟冯海良的铜材厂,帮他主持铜材厂的工作。 


但是“隔行如隔山”,对铜棒加工、有色金属生产技术,冯亚丽一窍不通。而且当时工厂规模还比较小,从仓储到生产、再到质量管理等等,冯亚丽都得亲自上阵。 


为了弄懂铜材生产这一行,冯亚丽每天泡在车间向老师傅学、向员工问,晚上回家还要接着看书。“就是晚上睡觉,梦里也都是铜棒熔铸和有色金属。” 


很快,冯亚丽就彻底掌握了“铸造、轧制、人工拉模、拉丝、退火”这一整个工艺流程。她在公司生产管理上也越来越得心应手,铜材厂初具规模。 


1996年,铜材厂更名为浙江海亮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同年,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危机。彼时,全国铜加工市场突然出现紧缩,海亮生产的铜棒找不到订单。 


冷静分析之后,冯亚丽决心做到“高质量、低价格”。她一方面严格控制成本,把160多个生产环节压缩成95个,节省了几百万的人工费用。另一方面实施“连坐制”,质量出了问题,第一责任人首先是车间主任,其次是班组长、最后才是员工。 


结果,海亮集团的产品达标率逐年升高,1998年,产品达标率提高到100%。 


“诚信服务”赢得客户 


客户体验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客户体验呢?冯亚丽的答案是“诚信服务”。 


冯亚丽注意到很多客户经常抱怨铜管重,帮运不方便。于是率先提出“送货上门、免费试用”的概念,“随车安排2个员工,帮助清点货物,解决最后1公里。” 


这样“超前的诚信服务”,让海亮立刻接到了6份老客户的新订单,“虽然数额都低于5吨,但带来了希望。” 


而真正让冯亚丽对“诚信服务”信心倍增的是与盾安集团的合作。刚开始,盾安只是象征性下了5吨铜管的订单,后来发现制冷器一切运转正常,“最主要的是后续安装维护完全不用操心。”于是盾安一口气又下了40吨订单。此后,海亮和盾安形成长达5年的紧密合作,每年都有1000多万的流水。 


冯亚丽深受触动,她干脆公开承诺,“按照合同约定或口头承诺的时间付款,一旦出现延期,按银行利率的10倍赔偿!” 


这一破天荒的诚信宣言,为海亮营造了极佳的外部经营环境。不到半年,海亮就拿下了浙江的铜管市场。 


“对于我们来说,做生意是实打实的,很诚信地做生意,坚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加上一个合理的价格。要让双方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做生意。” 


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在员工眼里,冯亚丽是亲切的“四姨娘”(冯亚丽在家中姐妹里,排行第四),因为她一点架子也没有,像一个阿姨一样,处处关心员工。 


为了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冯亚丽投入上亿元建造了5万多平米的高标准花园社区;拨款1个多亿,成立海亮慈善基金,为因事因病致困的职工和社会人群解困救急;每年出资100多万元,用于员工生日、婚嫁开销。 


对于员工的管理,冯亚丽刚柔并济。曾经有一个员工因为违反了规章制度被扣了200元钱,就老是跟车间主任“对着干”。冯亚丽把这个人单独叫到身边说:“你违反了规章制度,这事情肯定是你的错,但考虑到你家庭实际情况,这200元钱,我替你缴了。”这个员工的工作态度,立刻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上万人的企业,冯亚丽直接可以叫出名字的员工有3000多人。过节时,她总会收到很多员工发来的祝福短信,无论多忙,她都坚持一条条回复。


凭借这样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冯亚丽建立了一支团结、和谐的队伍,企业的发展也顺风顺水。 


2008年1月,海亮在深交所的中小板成功上市。如今,海亮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出口铜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高达1500亿。 


有人曾采访冯亚丽经营秘诀,她笑着说:“没啥奥秘,做企业其实就三点:视野远一点,做事实一点,对员工好一点。”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